top of page

國外案例
倫敦柯芬園
倫敦柯芬園
是一個商業市集
內部有一套良好的街頭藝人管理及審核機制
會自行篩選適合園區的表演者
配置管理人員
使得商家與街頭藝人不會互相干擾
更能吸引人觀光人潮
歐洲街頭藝人的一處聖地
提供世界各地的街頭藝人們一個穩定的空間
能夠專注在創作上面
孕育出好的表演作品
香港旺角
香港旺角
曾是街頭藝人聚集地
然而因為缺乏管理與自治
採佔位制 且沒有執照的篩選機制
漫天吵雜聲影響了當地居民的居住安寧
一年內就收到了上千個檢舉與投訴
使得香港議會投票決議通過關閉行人專用區
從此便禁止街頭藝人演出
此為「香港殺街」事件

「若是沒有審核管理機制,街頭表演者又不懂得自律,會讓好的表演空間越來越少。」—楊元慶

台灣街頭風氣
聽聽他們怎麼說

楊元慶
「很多人都會覺得阿是不是國外的觀眾比較挺街頭藝人,國外的街頭環境比較好,他們才會打賞。我覺得去了這麼多地方,最有人情味的還是台灣。」
攝影/歐碧薇

徐開炫
「我實際走過幾個國家,我會發現其實台灣的打賞是很好的喔,可能會有些表演者說,台灣的觀眾都不太願意打賞什麼的,阿那個是因為你們實在是太需要加強了。那其實台灣的觀眾是非常好的,非常善良的。」
照片提供/徐開炫

「展演的方式或內容或許需要因應文化不同而做調整,
但對於表演的愛好是人類的天性,
人們喜歡看新奇有趣的事物,各個地方的民眾觀賞表演時都會不吝於給予熱情回應。」—徐開炫
bottom of page